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欺瞒 (第1/5页)
接下来的事犹如一场闹剧, 沈辞柔说的话姑且可以算作误会, 仅凭一个玉坠,方家想不认就可以不认。但宋瑶手里有切切实实的证据, 她拿到手的也是一块佩玉,花纹里刻着“瞬光”二字。 随后赶到的方旭看见宋瑶时仍是一脸冷淡,只略有些惊讶,质问方延几句,就把实话逼了出来。 方延身为庶子,荫官推举轮不着他,又怕落第后招致嘲笑,就把主意打到了岳家身上, 想借着岳家的力平步青云。一开始他打的是宋瑶的主意,借大哥方旭的名,又有足以欺瞒人的风致容貌, 私刻了块玉骗得宋瑶和他私定终身。 后来有了方采采的事,方延又看上了沈辞柔,毕竟嫡出的长女总比表家的娘子听起来更气派。若是不成, 也还有个宋瑶做后手。 出了这事,方学士也没脸在沈府里再留下去, 脸色铁青, 告罪以后带着两个儿子急匆匆地走了。 宋氏被闹得犯了头痛的毛病,当天请了医师来府里。宋瑶也心神恍惚,跌跌撞撞回了自己的院子,连着几顿连粥都吃不进去。 弄清了来龙去脉的沈仆射气得要命, 顾不得体面,甩下一句“再顾情谊体面,我沈家的娘子要被欺负死了!”,几日后上朝一封折子当面递了上去。 太平盛世,朝堂上的事情就是你踩我我踩你,闲得发慌的言官可算是找到了由头,把方学士从头到脚弹劾了一遍,从“教子无方”批到“德行有亏”。方学士百口莫辩,想洗白自己恐怕只能效仿前朝,一头撞死在朱雀门。 座上的皇帝一贯温和,只罚了方学士一年的俸禄,方延则杖五十,流放岭南,这辈子和他所向往的平步青云算是绝缘了。 罚得不算太重,但方家的名声在长安城里一落千丈,弘文馆里的学子出自世家,父母多有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