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唐末的王仙芝、黄巢起义 (第1/6页)
大唐乾符元年,即公元874年,冬天。私盐贩子王仙芝因为贩卖私盐折了本,再加上当地遭了灾,头脑一热干脆拉着他那盐帮里的兄弟聚集上千人,在长垣县(今河南高官垣县东北)揭竿而起。 此后有一个私盐贩子外加不第秀才黄巢散尽家财,聚集人马,在曹州冤句也起义了,至此奏响了唐末农民起义灭亡大唐的序章。 这里有两个人一个是濮州的王仙芝,一个是曹州的黄巢,这两个人可是把大唐搞了一个底朝天,甚至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和这两个人也有分不开的关系,下面我们分别来认识一下这两位牛人。 王仙芝,职业是私盐贩子,家庭成分也是根正苗红的八代贫农。不过在介绍王仙芝之前,在这里我们要先说一下唐朝的盐业垄断制度。 安史之乱之后,大唐开始走起了下坡路,曾经富饶辽阔的大唐江山此时已经是支离破碎,战后重建和机构重组都需要经费。但是战后藩镇林立,很少继续向中央输送物资税款。所以唐朝财政出现了严重危机,为了敛财,政府决定实施“榷盐法”也就是盐业专卖。而在此之前实施的是公私兼营的办法,私人贩卖食盐的话,交税就可以了。 榷盐法的主要的内容就是将原本生产食盐的民户确定为产盐专业户,此后生产食盐政府给予一定的价格收购,然后免除盐户的各种徭役和赋税。当时的模式就是“盐户生产——政府统购——官运官销”。而在当时为了保障政府的垄断利益,规定除了政府之外其他人不能贩卖食用盐,胆敢违犯那都是要掉脑袋祸及家族的。 但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