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5章 (第1/5页)
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现场问答,由于殷宁时间有限,所以主持人事先请大家尽量简短描述问题,一共只抽三个人。 名校学生的素质还是要高一些,没有发生殷宁以前去别的地方,底下嚷嚷着问她“有没有男朋友”那种情况。可能他们也想问,但懂得识别场合,都抑制住了。 想提问的同学不少,殷宁随机选了两个。 第一个学生对深宁明显有过研究,也调查过殷宁的履历,一上来问的问题就很深刻:作为能在深宁的颓势中力挽狂澜的人物,殷宁觉得自己与前人有何不同? 她想了想,回答:“从微观的角度来说,的确有很多不同,但其实从宏观上讲,我们都是一样的。” 她并没有完全贬低为深宁做出丰功伟绩的前辈们,但也没有过于追求“高情商”,让答案变得毫无意义。 “管理一个企业,就像开一条大船,路途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情况。以前掌舵者是他们,遇到的都是大风大浪,他们通过精准的判断力和执行力,应对了这些风浪。但是后来情况变了,风浪不再,更多是礁石,他们习惯的办法在这个海面不再适用,于是换成了我。”她说,“虽然驾驶的具体方法不同,但我们都在用自身对时代的敏感性和前瞻性,寻找大众的需求,来帮助这条大船继续前行。” 做生意嘛,其实就是你要什么,我给什么,你不想要,那我就想想办法让你需要。 “当然啦,道理我只能讲这么多,再深入下去,可就要涉及商业机密了。”她冲大家眨眨眼。 台下一阵笑。 第二个同学的问题就要简单一些,听说殷宁是留学生,但是家人并没有选择出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