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 (第2/4页)
大将军写诗作赋上没什么天分,开始只能干听着,逐渐他坐的这一桌谈到国事,他就能高屋建瓴地插上几句,后来不可避免的说起乱军谋逆,大将军便不自觉地占了主导。 文会魁首姓李,是条精壮结实的汉子,说起话来却文质彬彬,被卫桓抢了话也不生气,还凑过来与他喝了杯酒,一面问桌上的人:“你们看九月初的邸报了吗?” 几人都纷纷说看了,卫桓下意识地觉得自己要挨骂,忍不住眉头一皱,李懿道:“谋逆一事,大将军擅杀数百人,兴国军指挥使家眷上表乞公道。我听说广德、临江等四军的指挥使及其部属亲眷还要联合上表……” 大将军双手环胸,李懿:“不知诸位,如何看待非刑之刑?” 卫桓为这事已经被刑部和御史台上下折腾了好几遍,他端起杯示意一下,照本宣科一般道:“证据未确凿,律法未论定,他先得庆幸没杀错人。” 李懿对面是个面白无须的后生,自称应天府人,他思忖片刻,接过话茬:“未审而决之刑,超乎法理之刑,谓之非刑。刑有明律,虽天子亦不可失当,何况一武夫。” 余下四人纷纷应和,卫桓依旧抱着胳膊,有点提不上兴致的想,说的像我不知道似的。 李懿喝一口酒,笑道:“君适才所言,想来那位听得耳朵都要磨出茧子了,不才却另有一问。” “三司会审信阳、岢岚、宁化三军指挥使,判决已有明文,一同登在邸报上:事初,吾等欲奉卫帅,仿太祖而帝之,为大将军所拒,请谢晖送书以警,吾等又再请,则无音讯,便相谋先行起事,以逼迫大将军。”他环视左右,道:“事未竟,忽闻卫帅闯夜兴国军营地,因喝问之,不听,杀——是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