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1章 咸吃萝卜淡cao心 (第2/2页)
,我等去开封府状告于他,他又岂会受了我等的状纸?” “……” 眼看着这些书生们越说越嗨,话题逐渐的从如何敲鸣冤鼓跑偏到该如何去敲登闻鼓,再到如何防着禁军,如何哭宫喊冤的时候,赵桓的脸色已经黑的看不成了。 沉默了半晌之后,赵桓便端起杯子,笑着对那几个书生道:“几位兄台,却不知那王时雍到底有没有找到百姓跑丢的猪?” 几个书生尽皆一脸懵逼的望向了赵桓——几百条人姓,跟一头跑丢的猪比起来,眼前这人更关心跑丢的猪? 为首的书生皱着眉头打量了赵桓一眼,说道:“那王时雍昏聩无能,视人命如草芥,如何能指望他找到百姓丢失的猪?不过,后来听说是他自己掏了些钱财给那农户又买了头猪。” 赵桓闻言却是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如此看来,那王时雍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官,起码也是一个知道体恤百姓的亲民官。” 赵桓的话一出口,别说是这几个书生了,就连坐在赵桓旁边的李纲也是一脸的便秘之色—— 这些读书人不清楚,他们这些跟着赵桓混了一年的大臣们还不清楚? 别说只是烧死了几百个一赐乐业人,哪怕就是整个开封城里的一赐乐业人全都烧死了,在官家眼里也没有大宋百姓跑丢的那头猪重要! 可是这种事情好说不好听! 对于朝廷,尤其是对于官家来说,无论是一赐乐业人也好,还是普通的大宋百姓也罢,最起码也应该一碗水端平吧? 如今官家就在这里赤裸裸的说王时雍是个好官,万一要是传了出去,这让天下人怎么看待官家? 然而那个谁曾经说过: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 “兄台可曾读过书?” 为首的书生冷哼一声道:“视人命如草芥,却不知兄台的圣人教化都学到哪儿去了?” 赵桓却笑着摇了摇头,没有再理会这些书生,反而直接起身离开了酒楼—— 王时雍能够自己掏钱给百姓买头猪,这在赵桓看来就是一个十分合格的亲民官。至于一赐乐业人的死活? 蒙元南侵时的二等大爷,后来想着让“蓝帽回回”成为小数之一从而把56变成57,求之不得后又想办法谋求回到以色列,甚至还有回到以色列参军“卫国”的一赐乐业人,他们的死活关赵桓屁事儿? 朝廷有钱就多修点儿学校让百姓的娃子们读书,不行就多去修路搭桥,实在花不完就造火器去开疆扩土,怎么着也不能学习李二那个沙雕吧! 刚刚走出酒楼,赵桓便低声对李纲道:“今天这几个人都记下来,永不叙用。还有,回头把《墨子》、《韩非子》之类的典籍都加入到太学的课程里面。” 既然这些被大宋惯坏了的读书人这么喜欢干这种咸吃萝卜淡cao心的破事儿,说明四书五经还是不够这些读书人读的,应该给他们再加上《墨子》、《韩非子》之类的典籍还有五年模拟、黄冈状元之类的神器,让这些混账东西们沉迷于书山题海之中才行! 还有,是时候把《物理》和《化学》之类的教材抄写出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