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_第610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10章 (第2/3页)

耐,也好知道盛大人有管理之才。治下的盐课司,是大启朝产盐最多的地方!”

    海城不负盛名,方可破反民之局。

    如今并非全民务工,家家户户都有几个“闲人”,或是老,或是小,或是夫郎妇孺。

    制盐并不复杂,降低产能,扩大盐灶范围,普通家庭可以承担这点劳动量,盐课司也能拿到足够的盐。

    百姓们以多余劳动力换盐用,粮价再保持现状,两难自解。

    盛荣听到后边,紧皱的眉头才舒展开。

    这法子哪里都好,唯独良民不如盐户好拿捏,一层层的“好处”少了。另外城内百姓购买需求降低,当地税收不会漂亮。

    但只要有足够的盐,抢占别地盐仓,买卖所得,都是海城的盐税收入。

    而城内购买需求,又能跟花钱请盐工相抵。

    下边那点好处,跟他的官帽比起来,实在不算什么。

    海城的盐课司,是顶级油水部门。他做到了提举的位置,多少人盯着?

    盛荣又问谢星珩:“要是没有那么多百姓制盐呢?”

    谢星珩让他打样。

    “以街坊分,每个街坊找一家报名,每个街坊,第一家参与全民制盐计划的人,盐课司给他们发牌子,每个月限购一斤常价盐。”

    这也不是免费拿。

    朝廷再怎么定价,盐课司的人清楚里头水分,百姓还是拿钱来买,属实是无本买卖。

    盛荣摸摸鼻子,他倒不好意思了。

    “一斤盐算得什么?各街坊第一家参与的人,白送都行。”

    但要真的全民制盐才行。

    谢星珩笑笑,几句无痕彩虹屁过后,又跟他说起细节。

    其一,盐场那边要放松管理。这个放松,是指盐场从现在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