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_第474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74章 (第3/3页)


    他哪能不缺钱?

    要跟人叫板,或者说动手。他得先有钱养兵。

    这题简直写到了谢星珩的心坎儿里。

    搞钱,他在行。

    策问,他也在行。

    他正常写,反正策问里答的,都是大方向,具体实施,得有人愿意干。

    谢星珩写着写着,感觉身前的光线更暗了。

    他目光一顿,见题纸上落了个人影。看冠帽,是高坐龙椅的皇帝走到他边上了。

    谢星珩提笔的手也跟着顿了下,在笔尖凝聚墨滴时,他先挪开,重新蘸墨,续上文思,继续写。

    相比四年前的乡试,同样的搞钱策问,他答题更加成熟,各方面都能兼顾到。

    这是在丰州县实打实积累的经验,只有真正的下基层干过,才知道一件事的周期与会遇见的困难,才能总结出实cao性和性价比。

    他依然认为国家要富强,百姓得先富有起来。

    钱财是流通的,一味的压榨百姓,一有事就加税收,苦一苦百姓,是饮鸩止渴,寅吃卯粮。必不长久。

    他也不写假大空的话,有了实例,就以丰州县和津口县举例。

    他不怕津口县的事被人问起,他敢光明正大的写出来。

    因为津口县,有个江致微。

    他去那里,合情合理。

    策问有很多个小问,核心是搞钱,但题面则有多方面考量。

    甚至有提到贪官污吏的杜绝,税收合理性。还有太上皇曾经为刺激消费放松了对商人的衣饰界限,至今仍没产生高利润的原因。再有书生们的“好处”,也就是考上秀才之后,就有田地可以免除税收,是否合理。

    还有一点,朝廷对每家每户田地的限制,对于“下有对策”又怎样看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