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09 作家是怎样炼成的(下) (第1/9页)
没错,一开始的时候,曹志强压根就没想过,一首诗竟然能让他火爆全国。 这完全不在他的思考范畴之内。 他之前写了那么多后世也挺出名的短篇小说投稿。 比如前世特德·蒋的《巴比伦塔》,《你一生的故事》。 这两篇短篇小说虽然反响都很不错,却都没有《见与不见》这首诗所造成的轰动效果。 就好比,辛苦写的东西没人欣赏,临时起意的随手抄袭却大热无比。 真是活见鬼了。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在1983年初,诗歌的魅力到底有多么强。 他更不知道,一首《见与不见》这样的后世网红诗,在这个1983年能造成什么样的效果。 轰动,是真正的全国轰动! 轰动到什么程度呢? 诗刊杂志,竟然因为这一首诗,短时间内连续加印了五次! 就这还不够,远远不够。 据说全国各地都卖疯了,都在要求加印。 甚至很多人买不到,居然到处传抄这首诗,一时引起京城纸贵。 京城纸贵当然是夸张,但到处传抄是真的。 至于现实中的真实反馈嘛…… 反正没过多久,《见与不见》这首诗,就开始在大街小巷传颂,很多年轻人就算背不下来,也都会其中的一两句台词。 比如“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或者“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像这样的台词,很多人都背熟了,甚至已经成了辨别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