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2章 48建设太岳物流运输网络!  (第3/6页)
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的条件是,得有大量金属冲压机,以及,能生产大量的钢铁原材料,而这些根据地都没有。    所以冲压件,反而成了根据地最难生产的零件之一。    因为冲压件,手工生产反而更麻烦。    “水腰子兵工厂如何了?”    旅长问道。    “还是那样。”    旅参谋长摇了摇头。    得益于李云龙的二十万吨粮食,一万吨猪板油,总部那边物资供应、财政状况好了很多。    毕竟二十万吨粮食,比整个晋察冀根据地好几年的公粮,都要多不少。足够全八路军全军敞开肚子,甚至加上民兵部队,吃上一年之久还有富余。    人才其实也不缺。    从阎老西太原兵工厂搜集的,各地投奔而来的知识青年,技术人才。    至少,以目前水腰子兵工厂的规模,是不缺少技术工人的,甚至还大有富余。    但最大的问题是没设备,别说冲压设备,就连手摇机床,数量都不够。    也没有原材料。    甚至连复装子弹用的发射药,自产是有了,但数量也严重不足,都是搜集鬼子遗留的,近期,倒是多了一种——李云龙搞来的60迫击炮炮弹的药包。    一枚炮弹八个药包,最多使用六个,还有两个备用,也不知道为什么要配八个,但这是好事,多的药包就用来复装子弹了。    效果还真不错。    而且数量也足够。    其实如今限制复装子弹产量的,是底火和弹头。      是的,不仅仅是子弹底火,如今总部的水腰子兵工厂,甚至连弹头产量都不够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