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64章 (第2/3页)
起那边剩下的众人老的老,小的小,曹颙又道:“同先生说,京中无事,不必急着赶路。” 曹方低声应了,犹豫着要不要将永庆之事告之曹颙,抬起头来,曹颙已去得远了。 待到了吏部,吏部尚书富宁安已经在了,态度还算温煦,向曹颙道贺。不过不晓得是不是曹颙错觉,待使文选清吏司司封主事给曹颙办升调时,他不由的露出些鄙夷来。 曹颙心中叹了口气,吏部与兵部尚书争着举荐太仆寺卿的人选,如今却莫名的落在自己个头上,怕是无人心服。 曹颙没有看错,这富宁安出自满洲名门大户,其父阿兰泰生前就是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心里对包衣出身的曹家自是有几分瞧不起。 他与伊都立的叔叔是老友,举荐其为太仆寺卿并不单单是因三阿哥的缘故,主要是他对伊都立也颇为赏识。没成想,让曹颙异军突起。 现下想起来,太仆寺卿却算个倒霉差事。据小道消息,口外牧场之事他也晓得些,也是省得,不管是谁上了那个位置,遇到这样的事,都难逃其责。 明安点了副都御使,曹颙要担先前的责任,富宁安以为太仆寺卿指定要落在伊都立头上,没想到康熙任命了曹颙。 降级留用。听起来虽说严重,但并不是伤筋动骨的事,若是以后有点小功劳、小建树,或者万岁爷哪日高兴了,“官复原职”不过是上嘴皮碰碰下嘴皮的事。 不管富宁安做如何想,曹颙都懒得理会。除了调任升降,需要往吏部走动办理手续,别的他也不指望吏部。 到太仆寺打了个转后,曹颙便出了衙门,往永庆的新家去了。永庆已经在步军统领衙门办了另户手续,算是正式从伯爵府分了出来。 自打满清入关后,为了巩固统治,朝廷制定了严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