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新明_第二百八十二章 内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二章 内应 (第1/9页)

    在朱慈烺的前期部署和设计之下,缺乏本土手工业的南洋,台湾等地,根本无法拒绝大明的要求,他们迫切需要从大明治下倾销而来的手工业品,生活用品,而他们生产种植的原材料,则需要更大的市场。

    有了大明这个巨大的市场需求,作为大明在海外的百姓,又拥有商业和贸易上的优先权,和其他君主和地区的臣民相比,归属感和优越感自然产生,大部分受益于此的海外侨人们对大明必然也不会和以前海禁时期一样抵触。

    而大明版的“航海条例”一开始就要阻止初级原料的出售,增加购入,便是为了增加商品竞争能力,迅速建立手工业生产基地,然后向南洋和东洋倾销加工原材料得到的手工业品。

    这个时期,大明要推动手工业的发展,需要的是原始积累,贸易战其实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打的。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在远离本土的东亚,实力并不够强,完全不可能竞争得过大明。

    而以获得贸易顺差,输入金银为核心的重商主义政策将在长期一段时间主导大明的对外贸易。直到,大明的生产力水平彻底战胜竞争对手,自由市场政策才会取代重商主义政策。

    与此同时,除了瓷器,丝绸等高档品之外,棉布等大众纺织品,大明也要介入,否则无法吸收庞大的劳动力,也无法促进技术的发展。大明只有几百万顷田地,但是人口却有上亿,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大量剩余人口需要被工商业吸收。

    当然,作为一家家只是有官方背景的贸易公司,这个条例并不由张名振来颁布,而是要出自大明王朝,各地的海商团体也只是被迫接受的罢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