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慕林 第405节 (第9/15页)
是,即使是遣散出去的宫人与内侍,也要相应地管理起来,比如留下他们日后的联系方式,实在无处可去的人,可以暂时收容到某个太后名下的大田庄中去,慢慢再作安置。 宫女们无论年纪多大,在宫中执役多年,哪怕是没有特别技能的人,女红针线都是做得不错的。她们可以靠着自己的针线活维持生计,又或是教人女红。有品级的女官则有可能会被一些官宦人家请去做家中女儿的教习,学习规矩礼仪女红等等。当然,后者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的底层宫人,能靠卖针线养活自己就不错了。可如果她们不是单打独斗,而是聚集起来成为一个团体呢?组建个绣坊,又或是开个女红班收些女学生赚束脩,赚来的钱大家一起分用,共同生活,互相扶持,也不失为一个好去处吧? 而她们要是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能确保出产的针线活质量上乘的话,似乎也能跟内务府做点定期交易了。这可以充分利用她们本身就是宫人的优势——与内务府相熟,还熟悉宫中用品的规制与喜好。相应的,她们若是出宫后能在太后的眼皮子底下过集体生活,不但自己的生计得到了保障,也更方便宫中对她们进行监管。 内侍们走的就是另一种路子了。大多数内侍都没有特别突出的技能,但比较擅长揣摩上位者的心意等等,可能也有心细周到的优点。他们虽然身体有残缺,但完全可以视作体力稍弱、智力正常的劳动力来看待。当中有力气的,去做农夫或工匠完全没问题,年老体衰之人,倒是可以考虑安排到慈幼局的地方去照顾小孩子,又或是改行去学习新技术。他们同样可以组合成团体,只要有人供给他们食宿,他们也能自给自足,即使年老多病,也有年轻些的伙伴能照看他们。同样的,他们出宫后若是也能在宫中监管下生活,在温饱可以保证的同时,也方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