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4 (第3/4页)
,看着可怜就带回来赏口饭。 其实这些小道士严格来讲算不上是真的倒是,他们并没有考得度牒,更没有得到皇帝的朱批,贾家对他们的态度也就是不差这一口饭食,权当是日行一善,又能找个打扫干活的人。 这些人除非是能与哪个贾家的孩子有缘,又对道法真的感兴趣儿,愿意做替身,享受贾家的供奉,贾家才会出面帮着弄来度牒。 不然,等这些小道士十六岁之后,就可以还俗,然后选择做贾家的家仆,为贾家打理产业或者是做贾家家主的侍从,以后跟着去战场,三年后可以换回自由身,焦大就是这么个情况。 也因此,贾家家庙里的小道士们,一般对贾家都是感恩和忠诚的,再说,这里主要就是给贾家死去的族人的歇脚处,哪里有什么大事情。 至于旁边的馒头庵,那是一座挺古老的姑子庙,据说原本是前朝的一位老太妃修建的,本名水月庵。 传说,取这名字,是因为那太妃生前的法号是水月师太,但时间太久,也说不清了,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里原本真的是一个清净的修行之地。 而馒头庵这个名字的来源,据说也是老太妃原本的陪嫁厨娘跟着出家伺候老太妃的,一手揉面蒸馒头的手艺,就算是御膳房的御厨也是比不上的。 很多老太妃的俗家亲友过来,每次都是要请这厨娘给端上几个馒头,再配着些素斋,比如白菜汤之类的,就会觉得异常美味,也因此,这里就被大家叫做了馒头庵。 真假且不说,这馒头庵的馒头做的是真的好吃,庙里的小尼姑们,每天除了念经之外,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练习揉面。 而她们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