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娘与豆腐郎_分卷阅读2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3 (第4/4页)

到磨眼里,磨到一定的细碎程度才能作罢。磨过的豆渣随着豆汁水一起,沿着磨盘下盘边缘的开口流进大木桶里。

    爷儿两个一个不停地加黄豆和清水,一个看着小毛驴,不时提点两句。等公鸡又开始叫的时候,黄豆都磨好了。

    黄炎夏拉住小毛驴,解掉套子,把毛驴牵到外头驴棚里去了。

    黄茂林把过滤用的架子立好了,过滤用的纱布昨儿已经洗干净了,纱布四角固定在架子上。不等黄炎夏回来,他自己就把桶里的生豆浆用大瓢舀了倒进纱布兜里,生豆浆透过纱布流进下面的桶里,细碎的豆渣颗粒留在了纱布上。

    过滤生豆浆是黄茂林做熟了的,生豆浆都被他倒进锅里。正在这个时候,黄炎夏的婆娘杨氏进屋了。

    这杨氏是黄炎夏的续弦,黄茂林的生母郭氏在他两三岁的时候没了。黄炎夏一个人要照看豆腐坊,还要照顾儿子,忙不过来,后续娶了杨氏。杨氏进门后,又给他生了一儿一女。二儿子黄茂源也有十岁了,唯一的女儿淑娴已经七岁了。

    人说天下有三苦,撑船打鱼磨豆腐。磨豆腐虽然不用像船夫和渔夫那样到水里和龙王打交道,但磨豆腐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日日要早起。杨氏宝爱自己的儿女,以其年纪尚小为由,未曾让两个孩子早起。

    原来黄茂林也不用早起,豆腐坊是黄炎夏自己cao持,杨氏有时候给他搭把手。但黄茂林一日大过一日,渐渐知道手艺的重要性,每日不要人督促,自己早起,跟着黄炎夏学习磨豆腐。

    这豆腐坊原就是黄炎夏和原配郭氏一起置办的家业,黄茂林也想把手艺传给大儿子。

    但杨氏的想法自然不一样了,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