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长歌_廿七 逃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廿七 逃奴 (第4/5页)

铜绿山集结。咱们实在分不出精力来追拿刺客,此事先搁置一边,今后加强警卫即可!”

    “正是正是呢!如此甚好。”鄂驭方似乎也有此意,这样今后无论是谁,也不好再追究周王使者在铜绿山遇刺的责任问题了。

    蜿蜒曲折的山路上,一支骑兵队伍正在向前行进。军士们头戴竹木藤条编制的头盔,身上的铠甲大约也并非金属制造,胯下的战马亦是荆楚之地的矮马,不见得高大。只有将领才配穿着的铜甲与铜盔,在阳光下闪耀着刺眼的光茫。楚人出征的队伍,虽略显寒酸,但个个精神抖擞,士气高昂。古铜色的肌肤,块块凸起的肱二头肌,彰显着楚人移居此地数百年间与南方蛮夷融合的成果。

    骑兵队伍后头是戎车队列,约摸有二百辆战车迤逦而行。战车对阵本是北方中原擅长的战术,楚人本无战车,熊渠即位后立志北图,这才发展起战车队伍。因此,楚人的战车比起中原诸国并不算多,也不够坚固。车斗上只能站立一御者,一名车右。只有楚王熊渠所在戎车略大一些,此时他正气宇轩昂地立在戎车车头,身后的红旗上“楚”字迎风飘扬。

    除了幼子因年龄太小而留在丹阳,此次出征熊渠将长子熊康与次子熊红一并带上,可谓是倾巢而出。从鄂城出发已有十天,到现在离铜绿山尚有七八天的路程,对于向来以行路迅捷的楚军来说,可谓是“龟速”了。

    不知不觉间,军队走入一条狭长的山谷之中,两座数百米高的丘陵中间只有约三米宽的通道,估摸着只能容一辆兵车穿过。熊渠勒住马头,传令道:“此处地势险要,易于设伏。康儿,红儿!”

    二子闻令驱车上前:“父王有何吩咐?”

    “你们各带一队人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