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5章 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将个人展厅开到了国博! (第1/4页)
首先,没有先例可循。 纵观国内外所有的拍卖记录,也找不到任何先例。 哪怕去势阉割刀也都被作为冷门收藏品,出现在博物馆中。 可是,几把? 不论是作为收藏品,还是拍卖品,的确找不到任何可以参考的案例。 其次,其价值和主人的人生成就及历史评价息息相关。 比如“引刀成一快”的作者,也是一代书法家。 落笔有欧阳询、柳公权之劲峭,兼得董其昌之娟秀。 但作为遗臭万年者,他的手书价值可卖不了什么好价。 说到这里梁老顿了顿才继续。 而对这位九千岁的分析、阉党与东林党之间的争斗、早期的东林党人和后来上了乾隆爷《贰臣传》的“水太冷皮太痒”、明朝的覆灭原因...... 本就是史学家眼里比较复杂的课题。 对于双方的历史功过,谁也无法武断地用一两句话概括。 听完梁老的解释,直播间的网友们表示理解的同时,也对程泽表达了慰问。 “那这东西就砸手里了?” “老程难道也要放在床下,枕着睡觉?” “噫——” “这得做噩梦吧?” 程泽却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困扰。 无法定价就没法出手? 开什么玩笑。 好几家历史档案馆和博物馆已经抢破了头。 收藏界里的唯一性、无法定价、本身的特殊性,都是极为抓人眼球的噱头。 不管放在哪里都意味着巨大的流量和关注度。 最终龙国国家博物馆雀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