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了吧,你管这叫民间挖宝?_第110章 又挖到成吨的洋油!咦,为什么要说又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0章 又挖到成吨的洋油!咦,为什么要说又呢? (第2/4页)

:125桶。价值:两万四千元。

    程泽将物体表面的覆土扒拉开,露出真容。

    不是什么铜火锅,而是金属大桶。

    “金属桶?”

    “咋还会挖到这玩意儿。”

    “老程快把桶盖打开看看里面装的什么。”

    不用网友们催,程泽已经用铲背将铜盖“砰”地撬开。

    映入大家眼帘的。

    是淡黄色的澄净液体。

    “我明白了,这肯定是清油火锅用的菜籽油,或者蘸碟用的香油。”

    “扯犊子,你家香油用这么大的桶来装啊?”

    “火锅店用量大,未必不可能。再说了,我还说了菜籽油,熬一次底料怎么也得三四十斤,没错!肯定是菜籽油!”

    程泽却耸了耸鼻子,“通过镜头,大家只能看到颜色。”

    “其实桶里的油还散发出轻微的臭味。”

    这一点从平头哥想要哕又可以忍住的样子,就不难判断出来。

    接着程泽蹲下,敲了敲桶壁,“这是铅皮桶,可是有毒的,里面怎么可能装食用物。”

    网友们这才注意到细节,金属桶的外壁尽管被一些暗灰色的氧化物覆盖,但还是能看出原本的青白色。

    程泽说的没错,这的确是铅桶。

    古罗马人不论是平时、还是举办宴会,最爱的就是葡萄酒。

    而铅这种物质,可以和酒中的酸性成分发生反应,生成铅糖。

    从而让酒液更加甘甜爽口。

    所以在酿造时他们都用铅桶,而且在酿好后再特意撒些铅粉进去。

    不仅如此。

    铅的质地要比青铜软得多,可以雕刻出繁复的花纹。

    于是乎。

    贵族们的酒器也是铅制成的。

    喝下的每一滴葡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