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好地主 (第2/6页)
们可是国公爷,开国新贵,这对他们来说只是点小问题。 六十亩勋田、二百亩官人永业田、八十亩职田,另外还给老爹补上之前不足的七十亩口分田,又有给张超的二十亩永业田和八十亩口分地。 这一次,张超父子竟然得授五百一十亩地,一点折扣没有打。 简直难以相信。 加上老爹原来分的三十亩地,张家一下子就拥有五百四十亩地了。 五百多亩啊,张家一下子就成为一个不小的地主了。 五百四十亩地,其中可以世代子孙相袭的有六十亩勋田、二百亩官人永业田,父子俩的四十亩永业田,整整三百亩。另外一百六十亩口分田,八十亩职田,这些将来是不能传袭的。 不过张超想,这张家沟有这么多地? 张家沟肯定没这么多地。 不过白鹿乡上倒是有,朝廷在白鹿乡本来就有好几个官庄,不少官田都是抄没前朝的一些田产。现在从里面划出来四百多亩,倒不算什么难事。 不过四百多亩地也没有尽在一起,而是分散在好几个庄子里。最大的一块有一百亩地,其余的都是几十亩一块,甚至好几块地都只有五亩十亩的,加起来足有十三块地。 地比较分散,不太利于集中耕种。不过这么多地张家也种不了,最终还是得分散出租给百姓佃种,倒问题不大。 好歹最小一块也有五亩,总比普通百姓几分几分的一块地要好些,最少五亩一块,那样打水井啊,修沟渠啊,都还算方便,容易集中灌溉,甚至要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