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2章 火箭少年 (第3/6页)
,金融界不仅带来了大量的资金,而且还从体制内挖到了大量的技术人员,蓝箭很有前途。 舒创同样受到启发,跳出来创办了零一空间。 所以零一和蓝箭本是同根生,但又同为对手。 两家公司成立后,都在航天体制内疯狂挖人。 航天科技一院研发中心主任彭小檗拼命挽留要辞职的员工,结果他在了解到外面开出的价码后,自己离职了,创办了目前国内排名第四的星际荣耀。 彭小檗的另一个同事也离职了,顺便挖走了航天科技四院的固体发动机团队,一院和六院的液体发动机团队,创办了目前国内排名第二的星河动力。 再说天兵的康总,他是航天科技一院一部的总体室主任,最早是被蓝箭挖走,担任cto。 当时不是一纸禁令,航天科技不能卖发动机了吗? 但蓝箭还是买到3台,一个是合同原因,二则和康总的私人关系有关。 到了2018年,蓝箭用这三台发动机制造的固体燃料火箭首发,失败了。 于是康总离职,自己创办了天兵。 零一不是也失败了吗,他们的副总裁霍亮就是从航天科工二院挖来的,自己也看不下去舒创和马经纬的做法,离职创办了深蓝航天,目前排名第五,位于中游水平。 说去说来,还是那个“火箭少年”为契机,引起了广泛关注,体制内的技术人员纷纷下海,在这个圈子里跳来跳去,拉到一笔资金就开始干。 不算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中国民营火箭公司在十年内,总共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