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_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4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49节 (第2/7页)

。】

    晚明。

    张岱抚掌大赞:“确是如此!”

    文人雅韵自有不同,张岱觉得郁达夫的论断实在是太合他的心意了!

    北宋。

    苏轼看着对面的苏辙笑:“我说的不错吧,新文学不曾与旧文学决裂,这郁达夫,用后世的话来说,应该是……有古人之风?”

    话音刚落,就听到楚棠悠悠补了一句:【由此可见,郁达夫虽然是新文学的名家,骨子里却仍有传统士大夫的精神气质。】

    苏辙眼中不禁露出了笑意:“兄长真是洞察幽微。”

    苏轼心情愉悦地摆摆手,低头呷了一口茶,掩盖心下思量。

    话是这么说,但所谓士大夫的精神气质,可不只在这赏景的雅趣。郁达夫是否,太过衰颓了点?

    【说到色彩语言的暗示性,郁达夫和李贺应该可以辩一辩,李贺诗里的色彩运用也非常精彩。】

    突然被点名的李贺手指轻颤,隔着疏窗望向空中的水镜。

    【李贺的诗风向来以凄艳诡激著称,其中,“艳”即指向他诗中的色彩语言。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红如雨”,“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他用的颜色都很鲜艳,但是大家却不会觉得热烈温暖,反而是感觉很幽冷,有点中式恐怖的意思。】

    苏轼对这个新词很感兴趣:“中式恐怖,是指中国式恐怖?”

    他联系李贺的诗作略作思忖,“李长吉被称作诗鬼,诗中啼、泣、血、坟、鬼灯、幽萤、山魅等字眼屡见不鲜,又辅以冷红、老红、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