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_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6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60节 (第3/7页)

翻倍,白居易这段描写,堪称诗艺的突破。

    他也举酒,拉住李白:“太白兄说得不错,今日能见得这般好诗,合该痛饮,我与你同饮!”

    “好!”

    李白大笑,二人一同向着虚空举酒——白居易,同饮!

    【特别提醒一下,大家要注意,琵琶女是没有直接倾诉她的愁情的,只是诗人通过渐渐低沉阻塞的琴音,体味到了其中幽微难言的心绪,所以是幽愁暗恨,大家不要把幽字写错了。】

    “写错?”学霸苏轼表示很不理解,“幽暗相对,诗意暗合,这个字怎会写错?”

    苏辙抿抿唇:“不会,是写成‘忧’了吧?”

    苏轼:……好吧,对后辈总是要宽容些,或许他们只是一时记不清呢?

    苏轼反思了一下自己的诗文,若当真被选中的话,应该没有什么难写易错的字吧?!

    第53章 琵琶行3

    【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短暂停顿后,乐声并未停止,反而一个急转——“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也是一个比喻。

    在幽咽暂歇之后,忽然,仿佛盛满水的银瓶突然碎裂,水浆四迸;又仿佛乘乘铁骑忽然从阵中冲出,刀枪齐鸣。琵琶是在马上弹奏的乐器,有兵戈之声,这一句的形容同样非常贴切。但最重要的是,发现没有,白居易故技重施了。】

    王维反应极快:“画面感!”

    他用上了楚棠惯说的名词,“乐声忽起本是无形,难以表现,但是白居易诉诸于图画——银瓶碎裂、刀枪相撞,则琵琶之旋律、节奏一齐跃然纸上,仿佛铮铮乐声在耳畔作响,白居易是在写乐曲本身!”

    【没错,这种忽然停止后骤然掀起的高潮,同样是为了呈现乐曲的旋律。】

    楚棠的讲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