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142节 (第4/8页)
神看一他一眼,一致决定离这个头脑简单的人远点。 唐朝。 白居易喃喃着水镜上展示的话:“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好啊!市井俚曲而付之以大义,裨补时俗惩创人心,此非圣贤不能道,孔尚任有俗笔而谈雅正之心!” 晚唐。 杜牧敛容正襟危坐,一篇风月戏文竟有如此严正之旨,他对这篇和自己的辞赋对举的文章期待极了! 北宋。 苏轼面带赞叹:“诗可言志,词可言志,戏文亦可言志,雅俗岂在形式邪?” 这《桃花扇》的题旨当真是雅正极了! 清代,淮扬。 兴化宅中,孔尚任与老年冒襄相对落座,他们将水镜里的话听得分明。这种被透露后事的感觉太过玄妙,他们一时都没有回过神来。 怔愣良久,冒襄堆叠的眼皮动了动,臂下用力撑着桌案,颤巍巍的就要起身。 对坐的孔尚任反应过来忙站起将人搀扶住:“冒老,您这是……” 冒襄并不言语,借着孔尚任的力气站了起来,复又将手臂从他的手下抽出,退后一步站定,肃容拱手,长揖一礼。 孔尚任被他的动作吓了一跳,忙将人扶起,急声道:“冒老,您这是做什么?晚辈岂能受您如有此大礼?” 冒襄是前朝遗老,明末南京四公子之一,此时已是八十岁高龄,他二人忘年相交,但孔尚任向来敬重这位老人,此时又岂敢受他的礼?当真是惶恐万分。 冒襄抬头,他当然明白孔尚任的意思。布满沟壑的脸上带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