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1022节 (第2/5页)
个十一二的小女单, 去年国内分站赛里破格比jr组的, 都拿到了不错的成绩, 所以被扒拉来今年的国青队二队了。 以前队伍还有名额限制, 后来张简方大手一挥, 花滑自己赚钱自己花,除了正式的运动员名额之外,再批了“借读人员”, 后者没有工资只有少数补贴, 别的就跟正式队员一样, 但人数放大了许多。 沈韫玉年岁不够,就走的这个来的。 也不一定谁都能练出来, 还有一个赛季后就退回地方队和俱乐部的。 虽然此举基本断定了“你家孩子在花滑上没有前途”, 但起码一年的训练费用不必家长掏钱了, 再就是感受到了国家队的训练模式,对个人也是有成长的。 没办法, 竞技运动向来残酷,输送人才的渠道被打通以后,也就意味着曾经的及格线提高了,难度升级,竞争便格外激烈。 丛澜也不知道这几个小姑娘有多少能留下,隔壁男单双人冰舞的又有谁会继续待在这里。 去年十二月的时候,明白时间过半了,没出规划难度的孩子们急得不行。 女单这边还有人问能不能直接学四周跳啊,她想赶快学这个难度。 结果被无情拒绝了。 小女孩哭得连气儿都喘不匀了,还被误解是好高骛远。 后来等情绪稳定下来,问了问才知道,是她觉得自己练得不好,怕被退队,如果能出四周跳的话肯定就不会被退了。 都只是小升初的年纪,想事情单纯得不行。 但也正是这一腔孤勇无尽拼搏,让人更能看到小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