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鬼_第十九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第1/6页)

    唐宅太大,书斋偏又与这居住的房子处于两极,是早晨载我们来的那个司机开着观光车送我们去的那里。

    这书斋在唐家从来就是这用途,只是如今面相大众公开了,有三楼,付斜阳临摹过的书籍散布在各个区域各个年代,整合起来不下五十本,他记忆力好,书名竟是都记得,只是回忆摘录着是谁、放在哪些地方时难免混乱。我和他,加上秦阿嬷等空闲的工作人员共八人,便推测书可能出现在的名录中,分头一一去找。

    事情比我想象中的顺利,不到半小时便找齐了,其他人各自散去,留下我和付斜阳在阅览处的藤席上逐个检查这些书的字体,看了大概二十几本,终于找到要找的那本书时,我甚至觉得难以置信。

    那书是沈裕之的手抄本。沈裕之这个名字我先前从未听说过。付斜阳搜寻了会儿记忆,想起外公曾告诉他,唐家旧时会资助文人墨客,由是不少文人行经本地会来此借宿,住上好几年的也不是没有。这些人在唐宅创作了不少书画,它们只要离开时不被作者带走,便会成为唐家书斋库存的一部分。

    “书斋中作者默默无名的那些,多半是在唐家借宿过的文人留下的。外公是这么告诉我的。”付斜阳说道,按照他的要求,我们找到书时要记录下该书所在的行目,他检索我们方才留下的笔记,“医药类、清同治年间。”

    我在网上检索了这个名字,发现所得信息少之又少,最贴近的资料,竟是被考察出的学者当段子发在社交网络上的:话说同治年间丰都县有一进士叫沈裕之,因被人检举写小黄书而被革黜,从此周游各地赡养文人的大家族讨饭吃,直到四十岁左右离开人世。

    我把这给付斜阳看了,“那我们现在就找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