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年代文女配的极品闺蜜 第136节 (第5/8页)
些的,很多人信了这些,已经有了危机感,开始自考学习了,就怕有一天厄运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也正是因为如此,沈桂香夫妻俩在家里也不好吹儿子考上大学,怕两个儿媳听了不舒服。 到了这个时候,倒又突显出“当厨子”的好处,别的岗位都要学历,唯独厨子不要,只要手艺好,单位抢着要。 民以食为天,一个好厨子是饿不死的。 “没上大学也不影响什么,很多人上个大学不就是为了文凭,为了分配工作吗?我现在不仅是秦经理,还是文化馆的副馆长。” 对于这个副馆长的位置,秦瑶也唏嘘不已,心想果然有奶就是娘,现在单位都要靠她来养活,还不都把她给供着。 这种事,在未来数见不鲜,沈桂香那个年代,要当上厂长的,怎么也得是四五十岁的人,而到了八十年代,厂长就多了很多二三十的年轻人。 只因为很多单位,到了八十年代都遭遇财政危机,经营不下去了,破产的破产,只要能力挽狂澜,干出效益,谁能改革成功,谁就是好厂长,谁管你是不是大学生。 也是因为过去工厂的福利太好,又因为职位代代相传,职工没有危机感,自以为端着铁饭碗,纪律涣散,效率低下,又加上沈桂香那一辈的人退休越来越多,工厂不仅要养着现有的工人,还有养那么多退休的人,变革是迟早的事。 沈桂香好像踩在云端:“还成个副馆长了……” “我跟你爹也没想你当领导啊,结果咱家出的第一个领导,竟然是我的小闺女。” 无论是经理还是副馆长,都是半大不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