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明末大军阀 第14节 (第1/10页)
“也许我在这大盘墩真的可以干些事情。” 想到这里,赵民便感到干劲十足,准备大展拳脚一番。 却不成想,刚才带路的王越去而又返,并且搬来了一摞文卷:“呵呵,赵书吏是吧?这些都是甲长整理出来的卷宗、表单,今后就由赵书吏负责了,请收好。” 赵民看着厚厚一摞的文卷,又听着王越解释的,刘衍制定下来的种种案牍事务,嘴角不禁抽搐了几下,有了一种上贼船的感觉。 「关于明末耕牛的价格问题,东仙也查了一下,发现不同资料的记载出入非常大,有的说明末牛价在几两银子,有的说在二十多两,有的说是上百两,非常纷杂,所以东仙参考了河北一带的县志数据,文中的情况算作二十八两左右一头牛,文中数据修改了一下。 感谢书友贝台木木、七少爷、陈峥嵘的提醒!」 第二十二章 开荒 四月初,随着第二批将近三千块肥皂顺利卖出,刘衍收入九百两银子,手中有钱了,刘衍便准备立即开荒。 此时刘衍招募军户的计划也进入尾声,截止到现在,最后文册统计,还在纸面上的大盘墩共有居民五十三户,男妇共二百四十一口。其中男子一百二十八口,成丁八十五口,幼男四十三口。妇女一百一十三口,十三岁以上的女子八十四口,十三岁以下的幼女二十九口。 刘衍吩咐赵民将这些人一一登记入册,开具正副两本证件,其中一部分人原来是外来流民们的,还为他们签发了军户帖,将他们名字记入军籍黄簿,以后他们家世世代代都是大盘墩的军户。 大盘墩现在共有军户五十三户,口两百多,都是实打实的实数,在王家庄的几个屯堡中,算是规模较大的了。这些人暂时都是在大盘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