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七十七章 细说白银真面目 (第6/7页)
可汪中一天一封电报的催,他只得放弃。 1793年9月11日,也就是农历八月初一的中午,雷神号缓缓驶进了鲸鱼湾的码头。当赵新下船时,前来迎接他的汪中等人便迎了上来。 汪中一见赵新就揶揄道:「殿下,您可终于回来了。要是再不回,汪某就得坐船去南洋找你了。」 赵新笑着拱手道:「容甫先生,实在对不住,要处理的事太多。您也知道我这人,闲不住。」 因为袁枚、赵翼和他们的几个弟子都在场,汪中也不好再说什么,随即向赵新一一做了介绍。 「钱塘袁子才,拜见赵王殿下。」 「您就是仓山居士?久仰大名!」 「阳湖赵云崧,拜见赵王殿下。」 「瓯北先生,久仰久仰!」 赵新一边笑着拱手,一边打量着袁、赵二人。 袁枚就不用说了,名字都听出茧子了。与他想象的不一样,77岁的袁枚就是一干瘦小老头,戴着一顶毡帽,面颊与额头上布满了皱纹,花白的胡须差不多得有一尺长,身着深灰色的湖绸夹袍和黑色坎肩,脚蹬簇新的黑色布鞋,手里拄着拐杖。 至于赵翼么,他除了知道对方写过「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sao数百年」,其他就完全不熟悉了,这位虽然比袁枚小十一岁,可看上去也够老的,尤其是额头的皱纹,比袁枚多了一倍不止,穿的也更简朴,大褂是土布的,马甲则是棉布的,脚上的鞋也看着灰不溜秋,快要穿破的样子。 话说你在看别人,别人也在看你。袁枚和赵翼从刚到北海镇 时就听说赵王不太讲什么礼数,平常说话也很随和,初一见面,果然如此,原本心中的紧张和不安去了大半。 两人来北海镇迄今已经整整两个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