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2 (第3/4页)
一直留到此事毕。 宴是小宴,陪同的人不多,但都是铁杆心腹。徐州参与是绝密,裴文舒会以杜渐从侄的身份留在营中,尽可能的低调,以免泄露。 战事在前,众人以茶代酒,散后,裴文舒略作梳洗,就立即聚在卫桓外书房之中。 结盟虽成,条件有了,但如何挑动姜琨叔侄内斗,还需尽快展开商议。 张济先开口:“兵书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挑动内斗,其实也是同理,“某以为,应当先了解一下这姜琨及姜钦的生平。” 看仅仅是不忿引起不轨之心呢,还是有其他原因。还有这姜钦的父亲是什么时候死的?可有给儿子留下人手势力什么等等。 对症,才好下药。 这个问题的话,姜萱和裴文舒都能很详细回答。 “老侯爷壮年去逝,没的时候不过四旬许,是染疾病故的。那时,姜钦也就四五岁。” 姜萱说:“是五岁,刚满五岁。” 姜琨和其兄姜琦一母同胞,皆是其时的侯夫人吴氏所出。吴乃大梁国姓,吴太夫人乃东平王嫡女,封翁主。有皇族血脉的兄弟两个自尊贵,嫡长子姜琦更是早早封了世子。 可惜乐极生悲,在老侯爷四十五那年春,他染上重症,熬了半年还是去世了。 更不幸的是,在他重病期间,长子坠马当场身亡,竟比病重的父亲还要先走一步,膝下仅遗下一个五岁的独子。 这就是姜钦。 后来的事情就没什么出奇的了,好在老侯爷还有一个嫡子,撑着一口气赶紧请封,圣旨堪堪赶在他病死前下来,他撑着召所有臣将至病榻前宣布了此事,而后握着小孙子的手交到次子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