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7 (第3/4页)
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工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注5)。” 散仙看了半晌,眼睛花了。遂笑着将书与佩兰收好,踏上漫漫归程。 注1:出自清代赵学敏。 注2:传闻张仲景就是目睹亲人接连死于伤寒,才愤而学医,创作了,并成为一代医圣。 注3:其实这一篇改编自史实。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有个方子叫“普济消毒饮”。当年大头瘟流行,无药可医,死者甚众。李东垣亲自接触病人,查遍医书,最终创立了这张方子,拯救了一方百姓。百姓为了纪念他,把普济消毒饮药方刻在石头上。这一药方也被收进。另外,李东垣的学说以补助脾胃为主。当时战乱纷纷,百姓普遍挨饿,他发现许多疾病都与脾虚有关,因此非常注重脾胃。后世也将他这个流派称为“补土派”。 注4:这方名当然是我编的……藿香有芳香避秽之效,故名。 注5:出自孙思邈。 作者有话要说: ☆、篇二十。年年今日 篇二十。年年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