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六章 巴牙喇兵 (第1/4页)
身份证-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说到这巴牙喇兵,就不得不提及后金政权以牛录为最基本单位的军事体制。 其实后金政权及之后的满清政权,长期以来并没有确切的兵力统计,所以后世我们看到的关于明末明清双方各场战争中女真人方面的兵力人数,只能从一些满文档案和官方文书的一些零星记载,来推测其兵力。 而一个最常见的计算模式就是:牛录数乘以兵数,可是对每个牛录有多少披甲,却存在一些争议。毕竟,披甲才是一线战兵,虽然后金和之后的满清也会把不披甲的旗丁甚至是包衣阿哈们投入战斗之中。 不过努尔哈赤时代的每牛录披甲战兵人数还是有很清楚的记载的。 天命八年四月,努尔哈赤的谕令“汗降书”谕曰:“著每牛录遣甲兵百人,以十人为白巴牙喇,携炮二门,枪三枝;再将九十甲兵分之,其四十甲兵为红巴牙喇、携炮十门、枪二十枝,又十人,携盾车二辆、水壶二个。黑营五十人,携炮十门、枪二十枝,又二十人携盾车二辆、梯一架、凿子二把、锛子二把、钓钩二个、镰刀二把、斧二把、席四领、叉二把、连夹棍一根、水壶二个及一月用之木炭、绵甲十五副。 其中,白巴牙喇即后来的白甲护军,也是《李朝实录》中郑忠信所说:“别抄者,着水银甲,万军之中,表表易认。行则在后,阵则居内,专用于决胜”。白巴牙喇为满洲的精锐骑兵,穿“水银甲”即明朝所谓的明甲,将甲片打磨光亮露出铁色制作的扎甲。 红巴牙喇,为各牛录下普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