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雄风_第一百零三章 塞外闻鹤唳,中原驰铁骑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三章 塞外闻鹤唳,中原驰铁骑3 (第9/10页)

射这一背景。

    可知这种贩卖匈奴丁口的行径,在魏晋之时是一以贯之的现象。

    刘宣等固谏曰:“晋为无道,奴隶御我,是以右贤王猛不胜其忿。属晋纲未驰,大事不遂,右贤涂地,单于之耻也。”--《晋书刘元海载记》

    实际上不仅南匈奴受此困扰,并州地区的诸多杂胡,均不乏遭到贩卖的记载。

    比如后赵建立者羯人石勒,年轻时便曾遭到地方将守的“缚卖”。

    石勒之父还是当地的“部落小率”,犹不能免,其余胡人境遇可知。

    太安中,并州饥乱,(石)勒与诸小胡亡散,乃自雁门还依宁驱。北泽都尉刘监欲缚卖之,驱匿之,获免。--《晋书石勒载记》

    (石勒)父周曷朱,一名乞冀加,并为部落小率(帅)。--《晋书石勒载记》

    有鉴于此,呼厨泉担任南单于时的一系列举措,被《魏书》称作“匈奴折节,过于汉旧”。

    这种绥靖政策虽然维护了呼厨泉的尊贵地位,但对匈奴的部众而言未却必是好事。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实际这种过分谄媚魏晋统治集团的行径,在某种程度上激化了胡汉之间的对立关系。

    甚至可以说,它为屠各贵族刘渊日后整合匈奴势力奠定了社会基础。

    这个道理,其实不难理解。唐长孺先生的解释便极为精辟。

    刘宣等凭借屠各实力而假(刘渊)以南单于世嫡之空名,企图恢复匈奴旧业,这样就造成了合作。--唐长孺《魏晋杂胡考》

    羌渠家族在历史上的记载比较有限,因此历来受到的关注也相对较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